• 描写一个被蒋匪军抓去当兵的青年农民,看到蒋匪军残暴作恶并在父亲的影响下,提高阶级觉悟终于回到人民队伍中来的故事。
  • 1950年代,全国各地掀起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刚毕业的见习技术员尚越(印质明饰)发现五工区常出现窝工现象,他主观认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工人们不懂施工机械原理,对设备不熟悉所致。于是便写了一份缺乏调查研究的报告给了主任牟青(李孟尧饰)。牟看后,在一次会议上批评了尚的脱离实际的做法,尚很想不通。后在工段领导的教育开导下,认识了盲目主观的错误。已提升为副工段长的尚与工段长白福(任颐饰)技术上产生分歧,白认为自己经验丰富,干过很多大的工程,依老卖老,并不把尚的建议放在心上。由于工作上的矛盾加上爱情受挫,尚一时情绪低落影响了本职工作,后在领导和工人的批评帮助下,他转变了......
  • 写红领巾在党的领导下及老工人的帮助下炼铁的故事。反映了学习与劳动相结合的方针。
  • 1947年3月,国民党胡宗南匪部以15个旅的兵力进犯延安。蒋介石狂妄地宣称:三天内要拿下延安,想以此换取他的主子美帝国主义的美元。敌三十一旅是前卫旅,他们已开始向延安疯狂地进犯。为了更好地争取时间,集中兵力,消灭敌人,我军某旅担负着保卫延安阻击敌人的任务。旅部分析了敌情,敌人若想进攻延安,则必须通过松树岭的咽喉要道。于是,旅部将坚守松树岭的任务交给了由旅部直接指挥的二连。二连指导员牺牲了,旅长便派苏强去指挥二连,并要他们在九二高地到松树岭坚守七天。当阵地几将被敌人攻占时,苏强与通讯员刘小林赶到了,他马上投入战斗指挥,终于打退了敌人的进攻。苏强到阵地后发现二连战士中存在着轻敌骄傲思想,便及时帮助他们纠正了这种思想,并组织战士们抢修工事,打退了敌人数十次的进攻。这时九二高地的右翼阵地被敌人占领了,九二高地已失去了防守意义,旅部便命令二连撤到松树岭,坚守这一带的阵地。战士们对上级主动后撤的决定不理解,不同意撤退。但在苏强的说服下,执行了上级的命令。残酷的战斗在松树岭展开了,经过几天的战斗,敌人仍然是遥望延安寸步难进。这时狡猾的敌旅长一面组织军队正面佯攻,一面迂回松树岭,企图包围二连。苏强等发现了敌人的诡计,遂决定了对策,在游击队的配合下打退了敌人。敌人更加疯狂了,命令全旅炮击松树岭,战斗非常激烈……经过六昼夜的战斗,二连被包围了。为了争取时间,拖住敌人,坚决在松树岭完成坚守七天七夜的任务,战士们在苏强的指挥下,以顽强的意志、勇敢的战斗精神,最后打退了敌人,夺回了几乎失去的松树岭阵地。就在二连抗击敌人的七昼夜中,我军按毛主席的为了大量地消灭敌人,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的指示,主动放弃延安。同时,我军主力部队开始集中在金盆湾一线。这时青化砭战役的准备工作早已完成了。二连的战士们在苏强的指挥下及兄弟部队的配合下完成了阻击任务,受到毛主席的表扬,并荣获了英雄连的称号。旅部命令英雄连撤出松树岭,战士们仍然不理解撤退的意义,思想上有些抵触情绪。可是,当他们撤到青化砭,见到满山遍野的比敌人多三四倍的大部队时,才了解到打打退退以及在松树岭抗击七天七夜的战略意义。敌人狂妄地进入延安后,一心要找主力部队决战,结果中了我军诱敌深入之计,敌人的前卫三十一旅便被引入在青化砭所设下的袋形阵地里。当敌军大队进入我伏击区时,青化砭战役便打响了。号称常胜旅的三十一旅全部被歼。我军胜利结束了伟大的青化砭战役。
  • 在某一届冰上运动会上,一直饱受看好的女子滑冰冠军王冬燕(杨洸饰)马失前蹄,冠军的宝座被新秀丁淑萍(宋雪娟饰)夺走,这让王冬燕感到非常的不爽。学生于丽萍(于中敬饰)想向王冬燕请教滑冰技巧,但是于丽萍心情不佳,拒绝了她,反倒是丁淑萍耐心教导倾囊相授,令于丽萍的滑雪技巧上了一层楼。在一次体能练习中,王冬燕在山中遇险,所幸得到了丁淑萍的救助,才幸免于难,而丁淑萍自己却受伤了。丁淑萍来到了海滨疗养院养伤,在这里邂逅了歌唱家罗林(秦汉饰),芳心暗许,然而很快丁淑萍就知道了,罗林心中喜欢的,是于丽萍。
  • 四十年代未,国统区北平。我地下党“红松组”负责人陶干(浦克 饰)接到上级密电,要他搞到军统特务邹至甫(李林 饰)带来的重要情报。邹来平后,即展开全城大搜捕,我不少地下工作者被抓。陶干以做黄金买卖来到敌副参谋长宋欣(张巨光 纬)家接近邹至甫,狡猾的邹躲开了,他们正密谋搜查我密秘电台,用假情报混淆我方视线。艾永伯(陈汝斌 饰)知道制定军事计划的不是自己人后,施巧计换成了自己,但不久遭怀疑。邹至甫为了破坏我地下组织,经常将计就计散播假情报,引我方人员上钩,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地下工作者在浩如烟海的迷阵中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把最准确的情报发往上级......
  • 抗美援朝时期的某高地,激烈的战争正在进行,刚出院的中方志愿军战士王成(刘世龙)一回到部队就要求投入到战斗中去,并拿出父亲王复标(周文彬)鼓励他为国立功的家书给张团长(郭振清)和政委王文清(田方)看,王复标是王文清的老战友,他也知道王成是王复标的儿子。王成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全团展开向他学习的行动,文艺兵、王成的妹妹王芳(刘尚娴)强忍悲痛投入到创作中。和王芳的接触中,王文清虽认出她是自己十八年前无奈丢下、后被王复标收养的女儿,却没有和她相认,而是鼓励她以实际行动向哥哥学习,王芳也在后来的战斗中有英勇表现。
  • 故事梗概1937年,党中央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陈毅带着党中央的指示来到卧虎岭,见到了在那里坚持敌后游击战的卧虎岭游击队司令员韩山河,传达了党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示,并要求游击队迅速改编为抗日队伍,为打败日本侵略者作出贡献。韩山河对这一新形势很不理解,认为和国民党合作就一定是下跪投降。于是,韩误认为陈毅是个大叛徒,指示部下把他捆起来。为了弄清陈毅叛变的底细,韩山河精心设计了一次鸡宴,先让部下为陈毅松绑进而用规劝的方法让陈毅说出自己叛变的经过。陈毅理解韩山河的这些举动,没有责怪他,而是耐心地向韩山河讲明国共合作的重大意义。可是,韩山河拐不过弯来,双方僵持着。最后,他接受了陈毅的意见,派人拿着陈毅的名片下山去南昌找党组织联系。这时,蒋介石大耍反革命两面派,一面讲国共合作,一面伺机消灭卧虎岭游击队。蒋介石派来的特务冯子焕不断制造事端,中伤陈毅,瓦解军心。韩山河果真以为陈毅所讲的全是叛党的道理,坚持要杀陈毅。在这当儿,冯子焕围剿卧虎岭的枪声打响了,韩山河为之一惊,率部还击敌人。在一场激烈的战斗结束后,通过血的教训,韩山河才明白陈毅的的确确是自己人,贯彻的是党中央的精神;而冯子焕正是顽固势力的代表者。他和游击队的全体官兵,在陈毅同志率领下,终于开赴到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最前线。演员表冯淳超 ...... 陈毅白志迪 ...... 韩山河胡朋 ...... 罗奶奶鲍刚 ...... 牛仔肖雄 ...... 赵之乔康俊杰 ...... 张兆楼刘晓明 ...... 马英才许平 ...... 吴静石李此江 ...... 高路濮存晰 ...... 刘天祥洪建涛 ...... 李元仔陈文 ...... 憨仔杨戈 ...... 刘老表朱玉 ...... 甜妹陈鹏 ...... 山仔聂雅亮 ...... 冯子焕王向明 ...... 赵之楠杨子纯 ...... 胡凤熙任伟民 ...... 杨国栋顾岚 ...... 赵五龟张惠明 ...... 孔琪制作团队导演武兆堤副导演汪宜婉编剧丁一三制片人孙勇摄影王光麟剪辑严尚华白志朴李华服装指导于保年董菊英美术(制作设计)莫克展邵瑞刚祖绍先绘景王新国灯光(照明)秦永利烟火设计陈加坤置景王国文王春顺王志敏道具武振山高恕指挥韩中杰作曲娄彰后录音师(收音)王韵华化妆胡纯美特技摄影袁景业音响孙凯
  • 抗日战争期间,江南新四军的将士与日寇展开激烈的较量。光荣负伤的指导员郭建光(谭元寿 饰)和18名新四军战士被迫在沙家浜养伤,耐心等待再次奔赴沙场的那一刻。阿庆嫂(洪雪飞 饰)和沙奶奶(万一英 饰)等进步群众积极接纳、照顾伤员,战士们则各尽所能为乡亲分担农活,军民鱼水情,可歌可泣,难分难舍。未过多久,鬼子开始扫荡,阿庆嫂引领同志们躲进芦荡隐蔽。扑了一个空的日寇气急败坏,指示假意革命暗通日寇的忠义救国军司令胡传魁(周和桐 饰)围剿新四军伤员。在参谋长刁德一(马长礼 饰)和日本翻译官的怂恿下,觊觎“鱼米之乡”的胡传魁开赴沙家浜……本片根据沪剧《芦荡火种》改编。